合成生物,趙燕為華熙生物選定的下一站
華熙生物董事長/總經理 趙燕
【資料圖】
提起透明質酸沒有人不知道華熙生物,提起華熙生物也沒有人不會聯想到透明質酸,一直以來華熙生物與透明質酸成了彼此的代名詞,過去,華熙生物的成功離不開透明質酸,未來,華熙生物要在合成生物上走出第二增長曲線。
“合成生物是通向未來科技最基礎的學科,在全球競爭維度中,它甚至超過芯片?!比A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曾表示,且今年以來她不止一次對外強調,“以前大家說華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但今后應該是一家用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笨梢?,華熙生物的下一站確定是合成生物無疑了。
近日,在濟南舉辦的中國(濟南)透明質酸產業大會上,華熙生物正式發布CVC(企業風險投資基金)戰略,并與賦遠投資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賦遠合成生物基金,這是國內首只合成生物基金,隨后,華熙生物還與中央美術學院達成合作,向中央美術學院捐贈人民幣100萬元,共同設立“合成生物獎學金”,旨在鼓勵和推動合成生物學范圍內關于生命的藝術創作,發掘具有創新精神和獨特視角的藝術家,為他們提供資金支持和實驗條件,以促進科學與藝術的交流與融合。
一、創而優則投,華熙生物的CVC戰略
隨著GP與LP之間關系的演進,CVC成為許多上市公司的選擇,而華熙生物更是業內布局CVC的典型代表。
根據睿獸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CVC機構參與的股權投資事件達1341件,涉及已披露總金額超3400億元人民幣;在完成IPO的502家中國企業中,CVC機構的滲透率已接近于3成。其中,醫療健康領域成為2022年最受CVC機構青睞的三大行業之一。
為什么醫療健康領域更喜歡CVC機構呢?
華熙生物
首先,這與CVC的起源是分不開的。上世紀60年代,CVC率先在美國創新周期最緊迫的醫藥行業發展起來,所以從基因上來講,CVC就是一個非常適合醫療健康領域的方式。其次,醫療健康是個專業度高,細分多的領域,許多財務投資機構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面臨著投資收益很難匹配的窘境,反而是CVC機構對行業的理解更為深刻;最后,CVC機構憑借自身在業內的影響力,也能夠為醫療健康企業提供更多優質的資源。
華熙生物也是基于所處的行業發展現狀思考是否以及如何利用CVC這一戰略工具。
華熙生物表示,生物活性物原料行業里新興原料、新興原料生產商不斷涌現,華熙生物作為全球透明質酸龍頭企業需要實現從單一活性物到多種活性物的迭代升級;醫美行業是典型的產品為王,供給創造需求,我們需要重點思考的是如何更好的進行前瞻性的大管線布局;護膚品行業,新渠道、新護膚理念以及新品牌不斷推陳出新,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新機會。CVC是能幫助企業在以上細分行業中實現戰略目標的方式之一。
在這樣的戰略背景下,華熙生物在不同的戰略方向成立不同的基金,一是與賦遠投資正式成立合成生物基金,并已與磐締創投成立皮膚科學基金,二是與中金資本探索設立生命科學與生命健康方面的基金。
不過要說最讓華熙生物滿意的一筆投資還是在醫療健康領域,即其在2022年收購的益而康生物股權。益而康深耕膠原蛋白類醫療終端產品多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實現了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全產業鏈布局,是一家資質完備、資產良好、組織有序的生物科技企業,擁有相對成熟的III類醫療器械膠原蛋白海綿以及人工骨產品。華熙生物通過收購益而康,正式進軍動物源膠原蛋白領域,新增膠原蛋白海綿和人工骨兩項產品管線。
經過多年的積累,華熙生物也總結出了做CVC的投資方法論,其表示,華熙生物投資方法論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對于外部而言,如何更好的捕捉市場新機遇、探索第二、第三發展曲線;第二,對于公司內部而言,通過投資實現更好的資源配置和戰略聚焦,找到更好的項目孵化機制;第三,從戰略上,公司也希望通過可以投資實現對重要政府資源、戰略資源、產業資源的更好整合。
基于其在合成生物方面戰略部署,為了更好的推動合成生物產業的發展創新,華熙生物瞄準了合成生物基金。
二、華熙生物的合成生物布局
華熙生物是合成生物領域的積極參與者,同時對合成生物有著非常積極的看法,并認為其重要程度甚至超過芯片。
合成生物學是在系統生物學基礎上,結合工程學,人工智能,大數據,采用高通量篩選,基因合成,編輯,網絡調控等新技術,書寫新的“生命體”,或改變已有的“生命體”。合成生物是生物科技領域的核心技術,是跨學科的科技,也是人類面向未來不確定性的顛覆性技術。
在華熙生物看來,人類可以用細胞工廠,生物制造,來生產需要的物質,細胞工廠和定向發酵都是通過細胞進行生產,細胞工廠是人類改造過或者創造過的細胞,更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未來人類生活中80%的物質都可能可以通過細胞工廠生產,包括衣(新形纖維,生物染料,生物尼龍)、食(人造蛋白,代糖)、?。ㄉ锼啵?、行(生物燃料,生物能源)、醫(青霉素、青蒿素、維生素、膠原蛋白、紅景天苷、生物疫苗……)、用(生物洗滌劑、可降解塑料、生物造紙、生物防腐劑……)。
隨著基因測序,基因編輯、高通量篩選等底層技術的迅速發展,合成生物學逐漸進入爆發期,將可能驅動下游所有相關行業產生顛覆式發展。合成生物可能將顛覆人類獲取資源的方式,是實現綠色制造、雙碳目標的底層支撐之一。合成生物學以及生物制造可能也是未來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之一。
基于這樣的認識,2018年華熙生物就開始戰略布局合成生物。華熙生物指出,華熙生物是一家合成生物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生物材料的全產業鏈平臺型公司,華熙生物發展合成生物學,就是要創新細胞工廠,發展綠色生物制造,生產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功能糖、蛋白質等六大類活性物質,幫助人類提高生命質量,延長生命長度,助力生物經濟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關于選擇與賦遠投資合作,一方面是因為華熙生物與賦遠投資合作由來已久,賦遠投資還是華熙生物的投資人,雙方知根知底,構筑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另一方面還在于賦遠投資在醫療行業投資成績。賦遠投資是國內醫療行業領先的產業投資機構,專注在醫療生物科技領域,有著卓越的產業認知,在醫療器械、消費醫療、生物制藥上游、合成生物等四大核心垂直領域有著深刻產業布局。賦遠投資團隊管理資產規模近100億元人民幣,過去5年中,投出了多個上市公司,除了華熙生物外,還包括微創醫療、微電生理、奧浦邁等。并且,賦遠投資在生物制造核心材料、核心工藝、工業生物制造及消費生物制造等領域投資布局了近10家企業。
“憑借華熙生物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產業資源和賦遠投資的投資實力,相信可以打造出一支助力中國合成生物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權威基金?!比A熙生物表示。
目前,華熙生物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中試轉化平臺,并利用合成生物技術,在高純度麥角硫因、5-ALA、甘油葡萄糖苷、維生素C葡萄糖苷、脂肽、紅景天苷等多種生物活性物實現了突破性進展。
華熙生物布局合成生物也被多家券商認定為,這是在布局第二增長曲線。
上市以來,華熙生物一直保持著相當健康的財務報表,2022年實現營收63.59億元,同比增長28.53%,實現凈利潤9.61億元,同比增長23.96%,其常年保持著近80%的銷售毛利率水平和15%以上的銷售凈利率水平,賬上常年保持10個億以上的貨幣資金。
近三年,功能性護膚品持續發力,在總營收中的占比持續攀升,2022年占比已經高達7成以上。
居安思危,雖然華熙生物原有業務仍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力,然而其并沒有選擇“躺平”吃老本,而是積極布局合成生物。
2022年,華熙生物研發投入達到了3.88億元,同比增長36.52%,研發人員827人,同比增加256人,旨在通過研發占領合成生物技術高地。據悉,目前公司的“合成生物技術國際創新產業基地”已落地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合成生物學人才的引進和研發平臺的搭建,已具備合成生物學所需的“平臺-人才-技術-轉化”的所有環節,第二增長曲線愈發清晰。
三、投資人看合成生物
當然看上合成生物賽道的VC機構并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國內頂流的投資機構,如紅杉、高瓴、經緯等均有所布局,2022年國內有50多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完成融資。
2023年,合成生物賽道依然是全球布局的熱門賽道,據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熊燕介紹的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初創公司籌集了約28億美元。合成生物學的應用領域獲得資金最多,接近18億美元,其中健康與醫藥領域獲資14億美元,為應用領域獲得最多融資的方向。此外,2023年涌現出了20余家氣候技術相關的合成生物學企業。
從VC機構來看,紅杉在合成生物領域的布局最為積極,包括紅杉中國、紅杉中國種子基金、紅杉遠景碳中和基金等“紅杉系”,近3年來在國內投資了11家合成生物企業,高瓴創投也投資了6家以上合成生物企業,其中僅在2022年就投資了4家。
除了美元基金外,國家級基金也在這一賽道展開了競賽。比如,混改基金連續投資了藍晶微生物與微構工場,中關村發展前沿基金、上海自貿區基金亦投資了這兩家明星企業。
其中藍晶微生物從2016年成立至今,已經完成了10輪融資,披露的融資額超過20億元,除混改基金外,高瓴資本、碧桂園創投、峰瑞資本也對其進行多輪投資。
深創投、深圳高新投作為地方國資的代表,它們投資了森瑞斯生物、復諾健,生物醫藥作為蘇州的重要產業之一,蘇高新創投集團、蘇州工業園區科創基金也布局了復融生物、優信合生,此外河南投資集團投了微元合成、擎科生物,合肥產投集團投了歐凱納斯。
除了對單個項目的投資,合成生物還形成了產業園、引導專項基金等發展方式。2021年9月,上海首個合成生物產業園“南大合成生物產業園”在寶山正式掛牌。南大合成生物產業園擬規劃建設國家級合成生物重點實驗室、設立院士工作站、構建創新孵化平臺、成立合成生物產業引導專項基金。
此外,與華熙生物一樣,盯上合成生物的產業資本也不在少數,比如華興醫療產業基金、弘毅生命科學基金、黃埔醫藥基金、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發起的北洋海棠基金等多個產業基金。
各類機構的紛紛入局,投資人對合成生物的態度是不言而喻的,作為行業內的先行者,華熙生物的第二增長曲線或許并不遙遠。
標簽: